“小呀小二郎,背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不怕風雨狂,只怕先生說我懶,沒有學問我無顏見爹娘……”這還是在襁褓里的我常常聽母親哼唱的一首歌,正確的歌詞是否如此,我也沒有去追索過,但我就是在母親這樣的哼唱聲中讀完了小學,后來因文化革命,我也就從此卸掉了“怕先生說我懶”的心理負擔。
日月如梭,幾十年就一眨眼的功夫,做夢也沒有想到,今天的我又踏入了校門太倉市老年大學,雖然入學時間不長,有些學習的點滴感受卻留下較深的記憶。
進入老年大學,我首先報了一門唱歌課。從我報的這門課就不難揣測我的心理:這樣的課沒有任何的負擔和壓力,上課時,高興就開口唱兩句,不愿意了,起坐走人,這就叫“打發時間”。
我走進教室,教唱歌的是一位年輕、美麗的女老師,一上課便開始教我們練聲。練習時雙唇緊閉,氣流從丹田出發,當氣流沖破雙唇時同時發出“嘟”的聲音。平時歡喜哼唱卻對怎樣唱好歌一竅不通的我被她教的發聲方法吸引,就跟著練了起來。可是雙唇卻不聽使喚,怎樣練雙唇都不能輕松地彈動發出“嘟”的聲音。一節課就在我的反復練習、反復失敗中過去。不甘心的我走到老師的身邊請教,老師除了不厭其煩地示唱、講解外,看我還不會,又拉著我的手貼到她的肚子上,讓我感受她發這個音時腹腔發力的正確部位,一遍一遍,我終于學會了。看著老師疲憊的面容,想著她課堂上為了我們的正確發聲,除了理論的指導,還要一次又一次地示唱、領唱,整整勞累一個下午,碰到我這樣的笨學生還要下課開小灶……我一邊內疚著一邊歡喜著離去。在這里我要道一聲“老師,你辛苦了!”
跨入老年大學的門檻,認識的人可以說是寥寥無幾,但是進去一段時間后就會慢慢發現,這里是一個催人上進的平臺,是一個相互欣賞的平臺,是一個時刻鞭策你向前的平臺,是一個讓人忘記年齡的平臺。
走進校園,你可以在櫥窗里看到“同學”筆力剛健、遒勁的書畫作品;走進校園,你可以欣賞各地四季如畫的美景那是攝影班學員留下的攝影作品。走過教室的窗前,你可以看到坐在電腦教室里靜靜學習的如霜頭頂,領略到舞蹈室里“學生”們充滿活力的身形與舞姿,處處歌聲悅耳樂曲叮咚……來到這里,一種期待,一種莫名的沖動會在不自覺中充溢胸腔。與這些“同學”相處,給我留下記憶較深的有這樣一件事。
一學期很快過去,年底到了,學校匯報演出的通知也隨之而來,我參加了大合唱的節目。正式排練開始了,在隊形的安排中,我站第三排左邊第一個位置,右手邊上來了一位同學,頭上斜扣一頂紅色的羊絨帽,面色紅潤,皮膚保養很好,口里不停地咀嚼著口香糖,給人的第一感覺“時尚、漂亮”。這是其他班級的學員,為了這個大合唱我們站到了一起,我就在心里給了她一個名字“小紅帽”。
練唱開始了,在第一遍歌唱即將結束時,卻有一個聲音出現了異常。這時我聽見小紅帽發出了輕輕地嘆息:“哎,怎么不記住呀?”旁邊的我聽到這一聲輕嘆,立刻引起了注意,因為我也是一個”馬大哈”,常常在關鍵時候“掉鏈”。再加我平時對容顏、穿著本就不修飾,對站在這時尚同學的邊上本就有些不自在的我立刻屏住呼吸,一動也不動,一邊努力調整自己的記憶,爭取不要出錯。
第二遍練唱又開始了,由于老師對我們歌唱情緒的調動,演唱指導的到位,全體同學將老師教的歌唱技巧都融合了進去,眼看即將成功,可不巧的是,當合唱即將結束,低音部與高音部旋律交匯時,我后排的一個聲音又出了岔。這時,我邊上的小紅帽不能控制,聲音也高了起來,頭也轉了過去,“這是怎么搞的呀,要記住的呀!”旁邊的我暗暗僥幸,因為我對這一處的歌唱難點也沒有好好練習過,但是當我把握不住的時候,我就不發聲,只裝樣,這是“南郭先生”教給我的一點小聰明。
又一遍練唱開始,歌曲起唱“何方傳來……”這一唱詞時,手也隨之從胸前腰際伸出。這時我聽到小紅帽說:“你的手低了點,而且手伸出的位置不對,大合唱要求的就是統一、整齊。”我沒有半點思考,連聲點頭答應“哦、哦、好……”一邊答應還一邊做了一個動作給她過目。
排練結束我的心情有些興奮,返家的路上還在繼續用已經歌唱疲勞略帶嘶啞的嗓子哼著樂曲,這是為什么?一時難以理清。
我曾在浙江一海灘邊的山上看到這樣一棵樹。這棵樹高大、四季常綠。繞著它觀看,卻發現樹冠的邊緣盛開著一朵異常鮮艷、紅中略帶金色的花兒。啊,我的最愛!于是擠過樹叢靠近細看。這一看才發現,原來是紅透的一簇樹葉,遠看像花兒。再看,地上已經躺著同樣的一簇樹葉,看樣子是剛掉下不久,汁水飽滿,顏色嬌媚……我撿起這一簇鮮活的落葉愛不釋手。
這就是生命誕生惹人憐愛,隕落也一樣燦爛如花。今天,老年大學里許多相遇而不相識的老人們不正是這樣在展示自己生命的美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