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承載著漫長的歲月,縫合著兩岸古老而又年輕的期待。每一塊石板,被淚水和雨千年不變地沖刷。深凹的痕跡,表述著曾經(jīng)歷的痛苦,成了后人成熟起來的契機。而滄桑的姿勢,定居成另一個弧形的意境,傾聽流水輕吟,閱盡人間繁華。
水鄉(xiāng)有水鄉(xiāng)的風韻,橋,是其中的靈魂。不眠之心,如蓓蕾一般默默等待;不倦之意,如夕陽一般悄悄成熟。鄉(xiāng)音往來穿梭于優(yōu)美而沉痛的詩行里。不為別的,只為糧倉中多一粒飽滿的稻谷,只為心田里多一個動聽的故事。
流水
流水,在春風的撫慰下鼓蕩。每一波,足以使純情在另一層次的寂地上,感受本能的朝露。每一聲,都溢滿了月明星稀的赤誠,亦真亦幻而又翩若驚鴻。每一行,連同那一個個云淡風輕的記憶,都不會是遺恨的擱淺,而是纏綿的再生。朝朝夕夕,激流之上泅渡的是歷史的閃閃叮嚀;深流之下滋潤的是寧靜的桃花源和舒寬的芳草地。
永遠澎湃的希冀,不息地向前洶涌,并以溫柔化為奔放,引誘著岸上一樣奔放的靈魂。于是,一條路在陽光的眼晴中走出,在田野的生命中伸延。千百年來,初衷沒有改變,只是愈加頑強。
農(nóng)家
農(nóng)家,童話中徹夜的小屋,人間大愛的星座。窗外,有光穿霧而來,閃耀著不堪回首的風情。沒有句號的耕翻勞動,堅挺地格格作響。屋內,農(nóng)具與季節(jié)有著終生的契約,不管是豐是歉,如期而至的日子,都會把歡笑與悲辛統(tǒng)統(tǒng)收藏。于是,小屋變得風云萬千風情種種。童年的搖籃,成年的綠洲,老年的港灣,家的依靠與寄托無需讀懂而充滿了最深刻的哲思。那些塵封在歲月角落的故事,用血汗播下的情節(jié),成了一首永遠也寫不完的長詩。俯身,有祖宗的影子;仰面,有后代的星光。
如果有一種愛注定要包納不同的淵藪,那么農(nóng)家就是這種愛的極致與景觀。信仰泥土,崇敬陽光雨露,用勞動的十指表達愛情,成為種植與收獲人生的最直接的方式。
是的,農(nóng)家的主人是這個世界的恩人。
□柏 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