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 靜 文/圖
2013年,梅園社區殘障人士心理關愛項目入選太倉公益創投項目。作為一種新的殘疾人社區照顧模式,該項目除了鼓勵殘障人士走出家門,參與各類活動以外,還為殘障人士及其家人提供一對一的心理疏導服務,助其走出“心門”。梅園社區副主任王艷潔,就是這一項目的發起人和負責人之一。
談起開展該項目以來親身經歷的諸多故事,王艷潔頗為感慨。“開展心理關愛項目的第一年,當時,我們社區有一戶家庭,女兒是肢體殘疾,離婚后和父母一起居住,家庭的經濟來源大半依靠她的父親。2013年年底,她父親突然去世,她的母親楊阿姨接受不了,心理抑郁,成天躲在家里哭,一家人都被愁云慘霧籠罩。”王艷潔說,看到這一情況后,項目工作人員及時介入,“通過幾次專業疏導,楊阿姨慢慢走出了抑郁的狀態。現在,她找了一位能共同走下去的老伴,她的女兒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外孫女今年也考上了大學,日子越過越好。我們看見了心里特別高興,也特別有成就感。”
“我們常說要關愛殘障人士,其實殘障人士的家人也是需要社會關愛的一個特殊群體。”王艷潔說,殘障人士及其家人往往承受著精神、經濟等各方面的壓力,長此以往,不少人會出現心理問題。如何幫助殘障人士及其家人接受現實,恢復社會功能,逐步參與到正常的社會生活中,是值得每位社會工作者關注的問題。
目前,梅園社區殘障人士心理關愛項目每年都會組織6至8次大型活動,邀請殘障人士家庭共同參與。其中,有鼓勵殘障人士上臺展示風采的文藝演出,有經驗分享等互助自助活動,有海布社工服務中心專業社工參與策劃的互動交流活動,也有心理咨詢師共同參與的心理疏導活動。
王艷潔表示,經過幾年的努力,社區里的70多戶殘障家庭中,大部分已能坦然面對現實,生活態度自信而樂觀。同時,通過定期參與各類活動,殘障人士與家人也逐漸融入社區,使得社區的氛圍更加溫暖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