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是一個溫暖,安全,永久的避風港。
長大后,家是出發地,也是目的地。
是換了一個又一個房東陰沉的臉;是漂浮不定城市邊緣的棚戶區;是一個個流動的地攤,今天擺在這里,不知明天又會擺在哪里?
今天,九零后零零后,被冠以各種標簽。在這些九零后零零后其中,占很大一批是這個時代的特殊群體,缺失親情陪伴下成長的群體——留守兒童。
他們是,這些年只有假期才能往返農村與城市的小候鳥。
每一次,聚散離別的畫面歷歷在目:孩子委屈,無奈的眼神;悲傷,無言的淚水。讓每一位家長痛徹心扉!外表卻要裝著若無其事,為了不讓孩子更難過,為了讓孩子學會堅強。
我們,只有憧憬著,憧憬著等孩子長大,一切都會好起來。
終于,孩子成年了,我們也漸老。孩子學會了堅強,變得堅韌,情感卻也愈來愈疏遠,兒時的親昵不再.......。
我們,是馬賽馬拉的角馬,不斷地遷徙,哪里都當做家,哪里卻又都不是家。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背后,有多少這樣的家?生在這個好時代,不知道我們應該是幸福,還是悲哀?
莫讓創傷的心,鋪滿淚與悔。愛,就要大聲說出來!
那一年
感謝你的加入,成為我們的一員
你無法選擇,不能拒絕
清貧的出身,決定了你的起點
學齡前的你
就表現出求知的渴望
看見背書包的哥哥們,哭喊著也要去學堂
抑或只是,想掙脫留守的悲涼?
生存的壓力會讓人變得沉默,躁狂
無論怎樣,責罵孩子的父母,是無能的家長
轉眼
一入校門,十年寒窗
在我心里,你任然是孩時的模樣
還來不及為你整理凌亂的衣衫
還來不及把你高高的舉過雙肩
想把你攬進懷里,撫慰你心坎當年的那一道傷
也許你已長大,心有主張
惟有
祝愿你能蛻變破繭,前路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