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姜志剛堅持為每一封疑難信件找到主人,以他為主人公拍攝的視頻風靡網絡,中央媒體紛紛關注
□本報記者 徐盛兵
浮橋鎮郵政支局投遞班班長姜志剛這兩天成了“網絡紅人”,由蘇州電視臺以他為主人公拍攝的《人生有信》視頻風靡網絡,并獲得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推介,視頻點擊量已逾400萬。“真的沒想到我日常平凡的工作能獲得這么多人觀看。”11月28日,平躺在床的姜志剛頗為感慨,“視頻上把我說得這么好,可就在投遞最忙的時候,我卻要平躺在床,真的很愧疚。”
長年的勞累使姜志剛患了腰椎間盤突出。11月21日晚,他到浮橋鎮郵政支局現場指揮分揀時,便已感覺腰椎疼痛難忍,堅持著回到家后就不能動彈。本想22日休息一天能緩解,沒想到這一次居然沒有緩過來。23日他去醫院拍了片子,醫生建議他立即回家平躺休息至少兩周。“還開了藥,有口服的,有外敷的。”姜志剛指著一堆藥說,“今天去復檢,醫生說情況有所好轉,還要休息至少一周。單位工作正忙的時候,我卻倒下了,急死人啊。”姜志剛扳著指頭告訴記者,現在還在雙十一的投遞高峰里,還要征訂各類報刊,正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
說話間,他的手機響了起來。“你說,什么問題?”姜志剛接起電話就問。原來投遞班又發現一個包裹要投遞到九曲,但九曲不在浮橋郵政支局的投遞范圍。“好的,你要注明是九曲的,然后按規定轉投到九曲。”姜志剛布置道。他一邊接電話,一邊將這事兒記錄下來。他告訴記者,浮橋由多個鄉鎮合并而來,居民購物收貨地點一般都寫浮橋哪里,但原來隸屬于合并鎮的村還是由原來的郵政支局投遞。“老百姓哪里知道,這不僅給我們投遞工作帶來困難,他們所購物品也不能及時收到。”姜志剛說,好在郵政局正在將這些合并鎮的支局整合到浮橋鎮郵政支局,估計很快就能完成。
說起《人生有信》視頻,姜志剛告訴記者,這個視頻講的是他真實的故事,也是他工作場景的真實再現,工作中確實是想要幫每一封疑難信件找到主人。“比如,我送的一封收件人名字叫丁明球的信,是蘇州電視臺跟拍的,真的是一封難以投遞到的信件,還好經過努力,幸運地找到了收信人。”他指著視頻對記者說:“我嘴里少一顆門牙,攝像老師特地跟我說,嘴不要張太大,影響美觀,但是當找到丁明球并確認信就是寄給他的后,我還是忍不住開懷大笑。你看,缺掉的門牙很顯眼呢!”
現在寫信的人很少了,但信件是不是就少了呢?“一點也不少,而且還有上升趨勢。”在記者的驚訝中,他告訴記者,比如銀行的信用卡對賬單,地稅的年度繳稅證明,人社局的社保繳費單據等等,都要通過郵局寄發,單位的還好投寄,有的個人信用卡對賬單是農村地址,而不少已經拆遷,就要花上好長時間才能找到主人。
姜志剛1984年成為投遞員,至今已經33個年頭,走過45萬公里路。他帶領的班組連續三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投遞服務示范窗口”、兩年被評為“江蘇省投遞管理先進班組”。他于2011年被評為“蘇州郵政系統優秀投遞員”,2013年被評為“江蘇省郵政優秀投遞員”。“我的師傅沈仲良領我進了這個門,他一直跟我們講如何背著郵袋涉水爬坎,用雙腳跑路送信,現在條件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去年被評為“蘇州好人”的姜志剛說,等腰椎間盤突出一有好轉就要上班,“我愛這份工作,更要對得起‘蘇州好人’這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