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唐利菊
【摘要】隨著勞動法律法規的日趨完善,公司所面臨的勞動用工環境也不斷發生變化,而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對于企業的生存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應通過對于勞動關系和諧度的評價、建立行之有效的勞動關系預警防控體系,超前預見和正確分析職工隊伍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不穩定因素,及時研究解決的辦法,穩妥調解處理好勞動關系,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關鍵詞】勞動關系 和諧度評價 風險預警防控
勞動關系,是最基本的生產關系,是企業生產發展的主要表現形式。企業和諧的勞動關系應是勞動者與勞動力使用者在實現勞動的過程中所結成的一種社會經濟利益關系,表現為友好合作的一種新型伙伴關系,其目標即能提高勞動者素質和生產效率,又能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利潤。因此,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就應該包括勞動關系內容的各個方面,即規范勞動合同、提高員工職業培訓機會、工資制度規范、社會福利保障全面到位、保證員工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充分有效地發揮工會的職能、及時解決內部糾紛等。若這些管理政策得到切實實施,生產效率和員工素質就會得到提高,雙方不合作和沖突就會降低到最小,工作中存在的其他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一、電威光電公司勞動關系基本情況
太倉電威光電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各類電子式安定器研發與生產,公司目前擁有員工30人。公司本著“專業研發、專業生產、共享市場、創造雙贏”發展策略全方位滿足客戶需求,提供客戶最可靠的品質與服務。生產的主要產品有LED驅動電源、CDM陶瓷金鹵燈電子式安定器、HID石英金鹵燈電子式安定器等等。近年來,公司積極響應社會保障政策,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關心職工,善待職工,職工熱愛企業,關心企業,公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發展。2012年公司被授予“太倉市勞動保障AAAA級”、2015年被評為“蘇州市勞動保障AA級”誠信保障單位,公司也曾先后被授予“AAA級重合同守信用企業”、“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研發中心”、“蘇州市研發機構”、“大學生實習基地”等多項榮譽稱號。
近年來,公司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率達100%。員工進入公司,公司即依法為員工辦理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各項社會保險,并一直及時、足額繳納各項社會保險。2003年,太倉電威光電有限公司依法組建工會,成立工會委員會,每年由工會委員會規劃并組織各部門員工舉行各項活動,以提高公司員工的團結性、積極性;工會以以保護和維護職工權益為前提,設立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和勞動關系預警員,及時的發現勞資關系的糾紛苗頭,積極地在初始狀態協商調解勞動爭議。同時,太倉電威光電有限公司及其工會委員會一直致力于勞動關系的研究中,不斷地優化勞資關系,即要求不斷地了解勞資關系現狀,預警防控于未然,公司先后建立了勞動關系和諧度評價體系及勞動關系風險預警防控體系,兩大體系相輔相成。
二、開展勞動關系和諧度評價
(一) 勞動關系和諧評價體系的功能
一是導向功能。評價指標體系能夠明確哪些方面用力,抓哪些關鍵環節。二是評價功能。作為一種評價工具,評價指標體系要能夠實現對公司內部勞動關系和狀況的綜合評價,明確勞動關系的總體狀況及公司在勞動關系處理中的優勢、劣勢、差距和不足。三是描述功能。評價指標體系要能夠及時反映出公司在提高勞動關系和諧水平過程中各方面的發展變化情況及其動態進程。四是監測預警功能。評價指標要能夠對公司勞動關系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定量測算和分析,能夠進行及時的監測預警。
(二) 勞動關系和諧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
太倉電威光電有限公司由人力資源部主導,召集財務、管理層、工會、職工代表等成立小組,基于和諧勞動關系的概念,本著整體性、科學性、導向性、層次性、可操作性、定量與定性指標相結合、可比性等原則,運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篩選指標,初步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力求做到綜合評價與分項評價相結合、狀態評價與趨勢評價相結合。基于以上建立公司和諧勞動關系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框架,以和諧勞動關系為總目標,并將員工的勞動合同及收入保障、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障、民主權益及文化權益作為3個一級指標,并對應設計完成二級、三級指標。如下
1.勞動合同及收入保障。主要包括: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三級指標設計為:勞動合同簽訂的規范性、勞動合同期限、勞動合同簽訂率、勞動合同履行情況、勞動合同糾紛發生率;工資狀況。工資狀況的三級指標設計為:工資年增長率、工資發放及時率、工資分配合理性、最低工資標準執行率、加班工資支付情況;公司發展。公司發展的三級指標設計為:公司利潤增長率、公司資金利潤率增長率、員工工資收入隨公司利潤的增長情況。
2.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障。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勞動保護。勞動保護的三級指標設計為:周正常工作時間、勞動保護措施及勞動環境滿意度、女職工特殊保護情況、重大傷亡事故發生情況;二是社會保護。社會保護的三級指標設計為:每周正常工作時間、勞動保護措施及勞動環境滿意度、女職工特殊保護情況、重大傷亡事故發生情況;三是社會保障。社會保障的三級指標設計為:社保繳納情況、住房公積金繳納情況。
3.民主權益及文化權益。基本內容包括:工會及民主管理。工會及民主管理的三級指標設計為:工會組織設立情況、員工入會率、工會參與公司決策情況、職代會制度及執行情況、廠務公開制度及執行情況;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的三級指標設計為:集體合同制度及履約情況、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及實施情況、勞動關系預警機制及效果、勞動爭議調解組織設立及作用發揮情況;文化權益。文化權益的三級指標設計為:員工技能培訓情況、員工合理化建議開展情況、員工業余文化生活豐富度。
(三) 勞動關系和諧評價指標體系的綜合評價方法
太倉電威光電有限公司勞動關系和諧度的判定,以評價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的數據進行綜合評價。
1.定量指標:以公司實際需求為導向,制定出各項指標的權重比例;
2.定性指標:結合和諧勞動關系評價指標體系的特點,采用百分制形式進行量化,將每一評價指標分為5檔:
第一檔:100 ~ 90分(含90分)
第二檔:89 ~ 70分(含70分)
第三檔:69 ~ 50分(含50分)
第四檔:49 ~ 30分(含30分)
第五檔:29 ~ 0分
3. 采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綜合評價得分;
4. 綜合評價結果的分析。依據上述“總目標”及各“一/二/三級指標”的計算結果即可進行綜合評價結果的分析。根據“總目標”分值,可看出公司勞動關系的和諧度;根據“一/二/三級指標”的分值,可分析公司在勞動關系處理中的優劣勢與不足,體現影響公司勞動關系和諧發展的突出問題,引導公司做出有針對性的改進。
三、建立勞動關系風險預警防控體系
勞動關系和諧度評價體系最基本的功能是監測預警功能,通過企業勞動關系風險預警防控機制,減少勞動爭議或突發事件。
(一) 勞動關系風險預警防控體系的概述
企業勞動關系風險預警防控體系的核心是“勞動關系”,勞動關系風險預警是企業通過運用預測、審核、防控等措施,對產生勞動爭議的相關因素加以掌握并排遣,以達到預防和及時處理相應突發事件的目的,是一種和諧勞動關系的協調系統。由于勞動關系風險預警系統能對整個企業的勞動關系作出風險預警和管理,因此能在預防勞動爭議、建立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上起到積極作用,對公司的健康發展也會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勞動關系風險預警防控體系的構建
1. 設立勞動關系風險預警小組
勞動關系風險預警小組是勞動關系風險預警體系的關鍵所在,它具有向下傾聽、向上呈報的功能;公司的預警小組成員由工會委員會主導,人力資源部、各部門主管、職工代表參與組成的跨部門跨層級的部門。預警小組中有一線員工代表參與,他們與基層員工長期密切的聯系,因此使預警小組對基層員工具有十分詳盡的了解和較為全面的情況的掌握,對員工的意見、訴求,以及爭議問題,能做出最快速的收集,也能及時把基層勞動關系預警信息進行反饋,對公司與基層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協調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2. 勞動關系風險預警體系的運作
太倉電威光電有限公司以勞動關系和諧評價指標的評定結果為導向,細化列出實際已發生的和潛在的問題點,導入勞動關系風險預警防控信息系統。
勞動關系預警防控小組對于納入信息系統內的預警項逐條評定其嚴重等級情況,預警設定三個等級:紅色預警等級:勞動關系風險級別最高級別,員工與公司方面已產生爭議,容易引起失衡行為或過激行為,極可能引起群體停工或怠工現象;橙色預警等級:勞動關系風險級別中級,員工對自身獲得的利益產生不滿意,通過一定的途徑向公司方向提出訴求,但未有過激行為或怠工現象;白色預警等級:勞動關系風險級別低級,員工對公司有潛在的不滿現象,但未有申述,不影響公司正常運作。
勞動關系預警防控小組正確識別并判定風險預警等級,并導入實施排除階段,風險預警防控以預防為主,對于白色預警線的問題,風險預警防控小組應及時匯同相關的部門排查化解隱患,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局部問題演變成全局問題。處于橙色預警線,涉及員工的訴求時,預警防控小組應及時了解情況和原因,由相關部門做好解釋、疏導工作,提出解決員工訴求的措施,以免事態進一步擴大甚至是失控。對于未能有效控制事態發展,發生重大和特大突發性涉及勞動爭議事件,達到預警紅色等級時,由小組和各職能部門能力配合協調指揮,共同實施應急措施和處理方法。勞動爭議或相關危險因素排除后,應回訪處理的效果,總結預警排除的經驗和不足,組織勞動關系風險預警小組及各部門相關人員學習總結的經驗教訓,提高自身工和水平。
勞動關系風險預警排除后,公司應使用PDCA的方法重新進行勞動關系和諧度指標評價,不斷地持續改進與優化勞動關系和諧度評價和風險預警防控體系,更為切和公司運營發展的需求,更好的協調公司與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減少及最大程度地避免矛盾的產生與激化。
四、面臨的新問題及展望
(一)面臨的新問題
當前階段,太倉電威光電有限公司也面臨較為嚴重的缺工現象,在此情況下對外的招聘工作已成為必然選擇,如公司為了生產和工作的需要,迫不及待地招收了員工,即會在倉促下埋下了許多隱患。公司應用風險防控預警體系,對應聘者進行各個方面的考核:第一,基本信息的核實,應聘者提供的信息須真實可靠;第二,入職前的健康檢查,避免潛在的工傷職業病風險;第三,約定入職時間、試用期時間,及其規定試用期的考核制度;第四,入職前培訓與考核;第五,試用期考核,對試用期員工進行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考核,考核結果由試用期員工簽字確認;第六,正式錄用,簽訂勞動合同,納入員工在職管理系統。
(二)展望
太倉電威光電有限公司從勞動關系風險預警防控體系的研究到創建、運行過程中,不斷的積累經驗,優化預警防控體系架構,從源頭上規避一定的勞動關系風險,從而使勞動關系和諧度評價體系更好地實施,且通過對公司勞動關系和諧度指標的劃分,可以更為客觀地了解目前公司勞動關系的狀態,同時也能從結果中發現影響和諧勞動關系的原因,需要改進的地方,真正地做到事先預防的目標,便于公司在勞動關系管理中不斷地提升和改進,追求和諧勞動關系已成為太倉電威光電有限公司誠信保障的終級目標。
【參考文獻】
1. 賀秋碩,“企業勞動關系和諧度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0年第7期。
2. 李明,“企業勞動關系和諧度對員工滿意度的影響”《中外企業家》2017年第15期。
3. 王建康,“非公有制企業勞動關系和諧度實證研究”《財經理論研究》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