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目前有9400多名持證殘疾人,他們中有體育健將,有商業人才,有平凡的工作者,也有熱心公益的志愿者。他們
□本報記者 徐 靜
從上個月開始,27歲的陸曉晨就處于異常忙碌的狀態中。5月19日和20日,一場特殊人士作品展即將在蘇州圓融星座舉辦,陸曉晨和居住在吳江的殘疾好友陸鴻要在展會上展示自己設計生產的紙質工藝品,對于兩人而言,這是一次推廣產品、開拓市場的良好機會。與此同時,陸曉晨原本經營的服裝網店進入了季度銷售沖量的關鍵期,與璜涇某廠家洽談的化纖原料生意也正在穩步推進中。“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太倉、吳江和蘇州園區三地之間奔波,雖然累,但覺得特別充實。”陸曉晨笑著說,即便工作如此忙碌,上周他還抽空與幾位好友進行了一場“說走就走”的短途旅行。
看著充滿活力與沖勁的陸曉晨,常人也許很難想象,這是一名出生就被診斷為腦癱、6歲之前甚至都不會走路的殘疾人。“可能社會上還有一些對殘疾人的誤解,也有人會帶著同情或獵奇的眼光看我們,事實上,我身邊有不少殘疾朋友都很能干,有人自己創業,也有人在象棋、編程等領域能力出眾。”陸曉晨說。
25歲的浮橋小伙潘晶晶就是一名在CAD制圖領域表現出色的殘疾人。幼年因誤用藥物導致聽力受損的潘晶晶,在英語等需要聽寫的科目中始終無法取得好成績,卻在CAD制圖這一與線條、圖形打交道的項目中如魚得水。2017年,潘晶晶在第五屆蘇州市殘疾人職業技能比賽上,以98分的總成績,摘取CAD制圖項目第一名。如今,他已是某科技公司的一名工程師,在兢兢業業的工作中創造著自己的美好生活。
在運動領域,殘疾人同樣有著亮眼的表現。50歲的肢殘人顧喜中曾多次參加省、蘇州市舉行的殘疾人運動會,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2年、2006年,顧喜中在省殘運會游泳項目中奪得了一個第一名和兩個第四名的好成績。在四年一屆的蘇州市殘運會中,顧喜中更是每次參賽都不落空。在2016年蘇州市第六屆殘運會中,48歲的他戰勝一眾年輕人,勇奪男子S9級100米蛙泳、200米蛙泳兩枚金牌。截至目前,顧喜中共獲得省、蘇州市級游泳比賽金牌19枚、銀牌1枚、銅牌2枚。
努力工作、認真生活的同時,近年來,我市正有越來越多殘疾人積極投身公益,在志愿服務中奉獻愛心、實現自我。56歲的周應鋒就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位。
家住康樂社區的周應鋒幼年時因患小兒麻痹癥落下終身殘疾。他卻說“殘疾不是回避社會責任的借口”,作為康樂社區“老沈在線”黨員志愿者工作室的一分子,老周積極主動地參加各項公益活動,為居民提供磨剪刀、修理小家電等服務。“我們殘疾人得到社會的尊重和照顧后,更應該走出家庭,回報社會,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周應鋒說。
在我市日前評選出的“感動太倉‘十佳自強模范’”中,陸曉晨、潘晶晶、顧喜中、周應鋒等人榜上有名。他們是模范,更是我市9400多名持證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縮影。在“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精神的鼓舞下,我市正有越來越多殘疾人在奮斗中成長,努力書寫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