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闞亞方 文/圖
清晨日暮,總有人默默堅守在凈化婁城的一線;嚴冬酷暑,總有人不辭勞苦勤懇耕耘在工作崗位上。在“城市美容師”中就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入黨志愿書里寫下壯嚴承諾:為民服務、為黨盡忠、為國效力。他是王兆對,他不僅是這樣寫的,更是這樣做的。
■作為消防官兵,他永遠在第一線
1994年12月,王兆對應征入伍,成為江西撫州的一名武警消防官兵。1995年,在一次行動中,為了保障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王兆對在大火中冒著生命危險獨自一人將煤氣罐及時搬離。當時著火的是一幢4層樓的居民樓,火源位于最上面的4樓。而起火住宅樓邊上還有10多幢住宅樓,一旦發生爆炸,后果不堪設想。“部隊領導要求我們第一時間將著火居民家的煤氣罐轉移出來。”王兆對回憶說,在第一個消防員沒有找到煤氣罐的情況下,他被領導安排,沖進火場繼續尋找。“進去后沒多久我就找到了煤氣罐,看到煤氣罐時很興奮,什么也沒想,抱起煤氣罐就往樓下沖。”他說。
由于在部隊表現出色,王兆對于1996年7月1日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初入環衛一線,他玩轉多功能轉運車
在部隊里,王兆對考取了駕駛證,主職是消防車駕駛員,每次有火情,他是開第一輛消防車的不二人選。2013年12月,轉業后的王兆對成為環衛行業的一線員工,因為駕駛技術過硬,被安排開多功能轉運車。
當時,市環衛處有4輛多功能轉運車,其中2輛是大型車輛,因為操作復雜,其中一輛閑置著。王兆對跟老師傅學了2天后,就基本掌握了多功能轉運車的駕駛技巧。“這種車輛操作復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需要細心,不細心很容易對車輛造成損壞。”王兆對解釋說。
王兆對還手把手帶出了很多“徒弟”。每當新進多功能轉運車駕駛員時,他都細心叮囑他們安全、規范駕駛。在他的帶動下,很多其他車輛的駕駛員也掌握了多功能轉運車的駕駛技巧。
■每天轉運垃圾,只為城市更干凈
從2015年起,王兆對負責新塘至市區的生活垃圾轉運工作。這個崗位是眾多環衛工作崗位中的一個,很不起眼,卻又十分重要。
“從垃圾焚燒廠到新塘,必經的339省道上的車輛很多,上班高峰期小型車本來就多,再加上大型集卡車,每次開在339省道上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王兆對說。而這也正是領導安排王兆對開這條轉運線的原因。原本轉運條線每年都要調整駕駛員,但自從2015年開始,王兆對就固定在新塘這條轉運線上了。
無論炎夏還是寒冬,無論暴雨還是冰雪天氣,每天早上4:30,王兆對準時出門,駕駛轉運車往返于新塘與市區之間,來回路程30余公里,一上午就要跑三四個來回,工作任務重時,下午還要加班跑兩到三個來回,日均轉運生活垃圾40余噸。自1995年考取駕照,20多年來,王兆對沒有發生過一起交通事故。
對于垃圾轉運車駕駛員來說,工作至中午就可以回家了,但王兆對結束工作后總是留在單位。原來,隨著生活垃圾的日益增多,經常有臨時性的轉運任務,這時他總是毫不猶豫地頂上去,第一時間開出轉運車,確保轉運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