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為村民解決用電問題,百姓高興,他也快樂
□本報記者 劉少樹 文/圖
在農電領域工作18年的孫永元,在沙溪供電所干過抄表工、搶修工,現如今作為臺區經理,管理維護沙溪地區1269臺綜合變中的49臺供電范圍內的電力設施,涉及1800多戶農村用電客戶,始終以黨員干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苦和累,換得了千家燈火通明。
不當村主任 甘當農電工
孫永元曾經是沙溪鎮曾灣村委會主任兼村電工,2001年農電改革后,他毅然決然地辭去了村主任的職務,專心致志地當起了農電工。
成了一名農電工后,他不辭勞苦走村串戶,挨家逐戶手工抄表。當時他擔負著8個臺變近千戶的抄表、收費和低壓線路的維護工作。那時,一張一張的抄表卡代替了手抄筆記本。
“一個用戶一張卡,一個臺變串起來就是一本。一個月里半個月抄表收費,半個月維護線路。” 孫永元回憶,每到抄表時,他最怕遇上下雨天。為了防止雨水淋濕表卡,他都要用塑料薄膜把表卡包好裝進包里。
功夫在詩外。他深知,供電質量的好壞取決于電力設備平時的維護程度。為了精心維護線路設備,他每天都會背上重達七八斤的工具包,對自己所管轄的供電片區里的設備輪番巡視。線路的走向、設備的數量以及設備的工作狀態,他都了然于胸。
不分白天黑夜,電話隨叫隨到,隨時為村民解決用電問題。比如,2015年夏季的一場雷暴雨中,沙溪供電所接到一養殖戶的報障電話,反映三相電中的一相沒電。剛端起碗的孫永元沒顧上吃飯,帶領班員就沖進了暴雨中,一直奮戰至夜里11點多恢復線路供電。
像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至于為村民們移表、接線、維修家中線路等相關涉電事項,村民的一個電話,孫永元總會及時義務幫忙。“鄉里鄉村的,幫個小忙,是自己分內的事。” 憨厚的孫永元說道。
不懼病與累 搶修沖在前
孫永元患有較為嚴重的糖尿病,但他多年來從沒有以此為借口,要求做省心的工作,反而主動要求領導將難活、重活多安排一點給他。
“惡劣天氣容易影響供電安全,這時別人往家跑,自己要往外沖。”孫永元說,一旦發生故障,必須及時搶修,而搶修前要先經過現場勘察,根據現場情況確定搶修方案,所以他必須先行一步。待搶修大部隊到場后,他又一刻不停輾轉到其他故障點進行前期勘察工作。
比如,2012年8月,臺風“海葵”影響我市,臺風造成沙溪多條線路停電,盡快恢復企業和居民的正常用電是當務之急。在3天的搶修時間里,他連軸轉,參加了6場搶修行動,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沒有睡過一次安穩覺。
“干一行,才知道這一行的辛苦。”18年來,他參加大大小小的供電搶修不計其數,不管是盛夏酷暑,天寒地凍,還是白天黑夜皆是如此。
他是一個老員工,也是一名有著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在工作中他從不賣老資格,服從班組長及所領導的工作安排,虛心向同事們請教學習,同時向年輕同志傳授經驗,每樣工作都一絲不茍,力求完美,線損管理、電費回收、優質服務、安全生產,樣樣都做得有聲有色。每年年終的各項考核指標在所里均是名列前茅。“孫永元立足本職崗位,在平時工作中敢于擔當、樂于奉獻,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群眾高度認可。”沙溪供電所負責人王永評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