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鍔擁有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操作技能,獲諸多榮譽
□本報記者 張 立
下午1點多,正是一天中很熱的時候,張鍔和他的同事卻上車出發(fā)了。這次兩人去的是港區(qū)一家工廠,他們要為新廠房進行白蟻“水平藥物屏障”作業(yè),通俗地說,就是在剛回填好的廠房基坑上噴灑一層藥水,在今后的十多年中,這些藥水將持續(xù)發(fā)生作用,使廠房免于白蟻侵害。
■每天奔波在白蟻防治現場
這個工地上的新廠房共有4幢,總面積5萬多平方米,每幢面積都在1.2萬平方米以上。強烈的日光照射下,空曠的工地上熱浪灼人。停好車后,張鍔和同事開始噴灑藥水,當天施工的每幢廠房的長和寬都在百米以上,隨著作業(yè)區(qū)域的伸展,兩人拖著的橡膠管越來越長,施工也越來越吃力,但他們噴灑得依然很仔細,“為了保障防蟻的效果,每一寸都要噴上。”張鍔說。
白蟻防治工作主要包括這樣的新建建筑的基礎防蟻項目和白蟻出飛期的滅殺工作。不管是哪一種,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比如,工地的防蟻項目中,上萬平方米的基坑,噴藥橡膠管長達上百米,配藥、控制、噴施只有兩名技術人員來完成;而在白蟻出飛期,滅殺作業(yè)的任務特別多,防治人員幾乎每天都奔波在城市和鄉(xiāng)村的各個角落,有些蟻患現場,需要趴著、跪著或者仰躺著進行,即使兩個人輪流作業(yè),也難免腰酸腿疼。
市住建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全市的白蟻防治任務很重,像現在這樣的盛夏時節(jié),張鍔和同事們既要承擔常規(guī)的工地防蟻項目,還要實施學校的白蟻滅治工作,因為白蟻滅治中,要用到一些藥水,考慮到學生的健康,前期白蟻出飛時節(jié)發(fā)現的蟻害,都會在學生放假后進行處理。作為白蟻防治的骨干,張鍔幾乎每天都奔波在現場。
■平凡崗位的不平凡業(yè)績
白蟻防治既是一項“體力活”,同時也是一項技術活,比如滅治過程中蟻路的尋找、蟻巢位置的判斷、藥物的配比、噴灑的深度,以及最后滅治方案的確定等,都需要經驗的累積和不斷的摸索。張鍔從事白蟻防治工作25年,擁有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操作技能。
去年5月初,張鍔代表太倉參加了2018蘇州市白蟻防治行業(yè)技能競賽,由于在競賽中表現優(yōu)異,成功入選蘇州市代表隊,參加由省住建廳、省總工會、省人社廳和省教育廳聯(lián)合主辦的首屆白蟻防治工職業(yè)技能競賽。
兩天競賽中,張鍔在理論、案例模擬、現場實操三個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出色,最后取得了第5名的好成績,并被授予“江蘇省技術能手”“省住房城鄉(xiāng)建設系統(tǒng)技能標兵”稱號。
作為一名白蟻防治的技術人員,張鍔還不斷研習白蟻滅治的新理念、新技術。例如,張鍔和上級蟻防部門一起,將先進的白蟻監(jiān)測控制系統(tǒng)應用到實踐中,在消滅墨妙亭、健雄學院校史館和南園的白蟻侵害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目前,這種技術還被應用到張溥故居和王錫爵故居的白蟻防治中。
因為突出的業(yè)績,張鍔也獲得了很多榮譽,除了上述的技術能手和技能標兵外,他還曾在2013年和2017年,兩度獲評江蘇省白蟻防治行業(yè)先進個人,并被評為太倉市勞動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