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招聘,信息混雜如何分辨真假、躲避“陷阱”、合理維權?這一篇你一定要看!
一查招聘中介資質是否完備
如何判斷網上提供招聘信息的網站是否靠譜?看它是否具備相應的資質條件!
人社部近期出臺的《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明確規定:
從事網絡招聘服務,應當符合就業促進、人力資源市場管理、電信和互聯網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
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網絡招聘服務,應當依法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涉及經營電信業務的,還應當依法取得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從事網絡招聘服務的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依法在其網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等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鏈接標識。擦亮眼睛先看看你正在瀏覽的招聘網站有沒有這些資質證明
二看招聘信息是否真實合法
《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規定
用人單位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的單位基本情況、招聘人數、招聘條件、用工類型、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基本勞動報酬等網絡招聘信息,應當合法、真實,不得含有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視性內容。
從事網絡招聘服務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建立完備的網絡招聘信息管理制度,依法對用人單位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
遇到招聘信息過于簡單、含糊其辭的情況需要當心。盡量通過多種渠道核實情況、辨別真偽
三防亂收費,保護個人信息
有些招聘機構打著報名費、培訓費、押金等名目要求求職者先交錢再求職甚至扣押身份證、畢業證等重要證件注意!這些行為全都不合法!
《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要求
從事網絡招聘服務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不得以欺詐、暴力、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牟取不正當利益。
從事網絡招聘服務的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不得向勞動者收取押金,應當明示其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事項。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建立健全網絡招聘服務用戶信息保護制度,不得泄露、篡改、毀損或者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其收集的個人公民身份號碼、年齡、性別、住址、聯系方式和用人單位經營狀況等信息。
保護自己合法權益
《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規定
從事網絡招聘服務,應當遵循合法、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履行網絡安全和信息保護等義務,承擔服務質量責任,接受政府和社會的監督。
從事網絡招聘服務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建立網絡招聘服務有關投訴、舉報制度,健全便捷有效的投訴、舉報機制,公開有效的聯系方式,及時受理并處理有關投訴、舉報。
網絡求職者在選擇網絡招聘服務機構時,可先查詢該機構是否被評為國家級或省、市級人力資源誠信服務示范機構,誠信服務示范機構往往具有較好的信譽;
在網絡平臺注冊個人賬號時,要認真閱讀相關協議,關注有關權利和義務、免責條款等協議內容,不隨意主動公開個人有關信息;
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第一時間保留證據,根據具體情形,及時向網絡招聘服務機構或人社、工信、網信、公安等部門舉報投訴或報案。
(來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