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靜 實習生 顧雋
“我感覺自己人生第一階段的小目標已經達到了。今年七一前,我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未來,我想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去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說這段話的人,名叫陸曉晨,是我市小有名氣的殘疾創業者。近日,記者與他聊了聊關于“人生小目標”的那些事兒。
■人生第一個“小目標”:超越自我,勇敢逐夢
如同很多年輕人一樣,出生于1991年的陸曉晨,閑暇時愛閱讀、愛音樂,還愛去健身房流汗。旁人也許很難想象,這是一名出生時就被診斷為腦癱、6歲之前甚至都不會走路的殘疾人。
陸曉晨告訴記者,他母親當年生他時遭遇難產,好不容易生下來,他卻不會哭,醫生診斷說,他因為大腦受損導致腦癱。腦癱雖然沒有影響智力,但是影響了他部分行為能力。直到6歲,曉晨才搖搖擺擺學會走路,此后,他進入普通學校讀書。
中專畢業后,曉晨在殘聯的幫助下進入一家福利企業工作。然而,學習市場營銷和物流管理專業的他,心里一直有一個創業夢。
2014年,曉晨開了一家淘寶店鋪,代理某高端成衣品牌,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爬滾打,店鋪逐漸積累起近萬粉絲。生意慢慢步入正軌后,瓶頸期也漸漸顯露。“不管怎么努力,粉絲數、銷售額都不見上漲”。
轉機出現在2017年5月,市殘聯舉辦首期電子商務(淘寶運營)培訓班。在為期兩個月的課程中,曉晨與其他學員一起,在專業培訓師的教導下,深入學習了網店運營的各類技巧。2018年,曉晨再次報名參加殘疾人電子商務培訓。幾次培訓,為曉晨打開了網店運營發展的新思路。他不再專做一個品牌,而是多點出擊。經過幾年的努力,如今,曉晨經營的店鋪一年的銷售額能達到四五百萬。“我感覺我人生第一階段的小目標已經實現了。”曉晨說。
■人生第二個“小目標”:發揮所長,回饋社會
前不久,陸曉晨向城廂鎮東林村立德一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申請書中,他寫道:“今后,我將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克服缺點,彌補不足,腳踏實地,不忘初心。請黨組織在實踐中考驗我!”
“我父親是一名老黨員,平日里耳濡目染,讓我對黨的認知從模糊到清晰。特別是最近幾年,我越來越深刻感受到,這是一個好時代,黨和政府幫助我們殘疾人參加職業技能培訓,進行就業創業幫扶,讓我們有更多機會去實現人生夢想。而我思考著,能做些什么來回饋社會。”曉晨表示,如今的他,希望向人生的第二個“小目標”前行,發揮自己的獨特力量,為社會做點貢獻。
今年,曉晨成為市殘聯黨建宣講團的一名宣講員,作為一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青年,他希望通過講述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悟,鼓勵更多殘疾人積極向上,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最近,曉晨一有空余時間就往村里跑。原來,東林村新打造了一個直播間,但沒有完全利用起來,曉晨想著,自己這些年積累的電商運營經驗,也許能幫上一點忙。“發展農村電商勢在必行。我希望能通過直播等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我們村的特色農產品,也讓更多村民參與進來,激活村里的電商經濟。”
“殘疾不是阻礙夢想的理由,勇敢一點,努力一點,殘疾人也可以收獲更美好的未來。”曉晨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