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生物港三期竣工,依科賽項目落成,總投資221.5億元的38個項目簽約、開工、開業
本報訊(記者 王俊)昨日,2021太倉金秋經貿月港區重點項目開工開業活動——生物港三期竣工暨依科賽項目落成儀式在太倉生物港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裴鋼,我市市委書記汪香元,太倉港口管委會主任邵建林,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胡衛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錢文輝出席儀式。
汪香元在致辭中指出,上周末,我市以瑞金醫院太倉分院開工建設為契機,啟動了太倉金秋經貿月活動,本周一“滬蘇同城”太倉合作對接會在上海成功舉辦,全市搶抓大機遇、決勝四季度的氛圍更加濃厚。港區重點項目開工開業活動是我市金秋經貿月的重要內容之一,此次生物港三期竣工、依科賽項目落成、一批項目簽約落戶、開工開業,必將助推港區成為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極,為全市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汪香元強調,當前,全市正集中力量做深“融入上海、對德合作、以港強市”三篇文章,加快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翼發展極。港區作為全市“以港強市”的主陣地,要以項目引建為著力點,以重點產業為支撐點,全速推動產業發展規模、質量“雙提升”,主動當好全市經濟發展“壓艙石”。市各有關部門要全面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確保項目建設全程“零障礙”。希望各項目方堅持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爭取項目早日落地見效。
裴鋼表示,橫向對比看,太倉今年的發展勢頭強勁,希望太倉進一步把“后發優勢”發揮出來,開創更好的發展局面。當前,“中國制造”正向“中國創造”轉變,生物醫藥企業要順勢而為、搶抓機遇,不僅做好尖端、前端產品,也要做好基礎產品,正如培養的細胞再好,也離不開培養基。換個角度看,生物醫藥產業若是細胞,那么政府就是培養基。太倉擁有地利之便,正在騰籠換鳥,營商環境優良,相信落戶的生物醫藥企業都能夠實現長足發展。
活動第一階段,與會人員觀看了港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匯報視頻。今年以來,港區牢牢抓住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生命線”,堅持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并舉,成功簽約重點產業項目28個,24個新建項目上半年全部開工建設,18個項目竣工投產。本次重點項目開工開業活動共組織實施簽約、開工、開業項目38個,總投資221.5億元。其中,簽約項目13個,總投資72.2億元;開工項目7個,總投資38億元;開業項目18個,總投資111.3億元,預計實現年產值152億元、稅收12.9億元。
現場舉行了依科賽無血清細胞培養基項目落成儀式。該項目坐落于太倉生物港,用地約30畝,已竣工投產。項目總投資不低于1億元,主要從事以胎牛血清、干細胞培養試劑、細胞治療和生物制藥用無血清培養基等為代表的工業和治療用培養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現場舉行了生物港三期入駐項目簽約儀式,思納福生物數字PCR及檢測設備、博視高端醫療器械、美立刻高端醫療器械、安駿生物介入治療器械、海苗生物PCR檢測設備、瑞沛思克氏針6個項目成功簽約。
當天竣工的太倉生物港三期項目,總投資10億元,建設4.6萬平方米GMP廠房,主要引進醫療器械、精準醫療、生物制藥等項目。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0億元,年稅收超1億元。
活動第二階段,依科賽生物科技(太倉)有限公司舉辦了無血清細胞培養基GMP車間落成儀式暨品牌發布會,發布了依科賽戰略報告,舉行了投資簽約儀式。與會人員還共同參觀了依科賽GMP車間。
依科賽生物科技(太倉)有限公司于2013年創立,源自1998年創立的中國生命科學行業知名品牌“吉泰生物”,目前已成長為我國重要的生命科學試劑和儀器產業化領域集成服務的領導者、中國最大的實驗生物試劑產品供應商之一;公司已獲評中國首家國際血清行業協會(ISIA)會員單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細胞治療培養基與基因檢測試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市領導戚振宇、王莉萍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