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文件要求,經各地推薦、單位審核、好人評議團評議等環節,篩選出2021年第三期“太倉好人”候選人10人,現將此名單向全社會公示,公示期為10月25日至10月27日,如對此名單有異議,可聯系0512-53890258進行反饋。
太倉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2021年10月25日
全麗琴 助人為樂好人
●守護長江母親河的“帶頭人”
全麗琴,女,1983年2月生,中共黨員,太倉武港碼頭有限公司生產操作部黨總支副書記、副經理。多年來,在她的努力下,太倉武港先后成立了武港青年志愿者協會、武港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經常性開展敬老扶弱、愛心助學、閱讀推廣等志愿活動,多次被評為太倉市優秀志愿服務團隊。她協調港區各級文明單位,成立港區文明單位聯盟,牽頭打造“守護長江母親河”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開展宣傳《長江保護法》、長江岸線植樹護綠、環境保潔、水生生物放養等活動。“守護長江母親河”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入選2021年度太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重點項目。
景惠英 孝老愛親好人
●悉心照顧癱瘓公公近十載的好媳婦
景惠英,女,1959年6月生,中共黨員,浮橋鎮時思社區居民。景惠英退休前在居委工作,兢兢業業干了二十多年。2012年,她公公中風全身癱瘓,視力也不好。由于婆婆年事已高,丈夫長期在外工作,照顧公公的擔子壓在了景惠英身上。多年來,景惠英悉心照顧公公,把他的房間打掃得清清爽爽,沒有一點兒異味。天氣好的時候,她會推著公公到院子里曬曬太陽,怕他無聊,就買了收音機給老人放他喜歡聽的戲曲。有人說景惠英就像老人的親閨女一樣。景惠英說:“孝敬老人天經地義,以前公婆對我非常好,現在他們老了,我當然也要對他們好。”
劉曉東 助人為樂好人
●捐獻造血干細胞救助三齡童的退役軍人
劉曉東,男,1989年11月生,中共黨員,退役軍人,目前在沙溪鎮新北社區工作。在南京消防支隊服役的8年時間里,劉曉東參與大大小小的救援行動5000余次,曾被南京武警消防支隊評為“優秀士兵”,還收到過群眾送來的“人民衛士拾金不昧”錦旗。2017年,劉曉東自愿加入無償獻血者隊伍,并登記加入中華骨髓庫。2021年4月30日,他接到通知,與一名身患血液病的3歲男童初次配型相合,劉曉東毫不猶豫地簽下了同意書。然而,好事多磨,患者身體出現感染癥狀,捐獻時間被迫延后。在等待過程中,他捐獻意愿未有絲毫動搖,并時刻關心患兒的身體狀況。2021年9月14日,劉曉東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的捐獻。他說:“孩子是全家的希望,能幫助一個孩子重燃生命之光,我覺得我做了一件正確的事,這是我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馮獻 敬業奉獻好人
●守護平安的“90后”交通管理“多面手”
馮獻,男,1990年1月生,中共黨員,現任交警雙鳳中隊的副中隊長。自2017年雙鳳鎮成立交警中隊以來,他積極投身文明交通建設事業,助力雙鳳鎮交通秩序不斷改善。他還擔任文明交通義務宣講員,主動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為青少年、企業職工、外來務工人員講授交通安全課程60余場次,主持太倉市“一盔一帶”交通安全宣傳主題文藝晚會,錄制交通安全廣播節目,甘當文明交通“宣傳員”和“引航人”。此外,他多次在事故現場及時救助受傷群眾。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后,馮獻多次放棄休息,駐守在高速交通樞紐一線,參與疫情防控的排查管控工作,確保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嚴衛中 敬業奉獻好人
●滿懷愛心教育扶貧的中學校長
嚴衛中,男,1972年11月生,中共黨員,現任太倉市沙溪第一中學書記、校長。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嚴衛中支教玉屏侗族自治第一中學,擔任教學、科研副校長。他認真分析玉屏校情、學情,不斷推進“問題型導學案”“集體備課制”“人人都上公開課”等工作,提升老師的專業素養和學校的教學質量。支教兩年間,嚴衛中所在學校的中考成績遙遙領先,受到了當地政府、群眾的一致認可。國家發改委將太倉·玉屏教育“組團式”幫扶作為第二批新型城鎮化試點經驗在全國推廣。2021年,嚴衛中獲評全省脫貧攻堅和對口幫扶支援合作先進個人。
劉付尚 見義勇為好人
●奮勇救起落水女孩的好心居民
劉付尚,男,1970年1月生,籍貫山東,現為瀏河鎮河北社區居民。2021年6月30日下午1時許,劉付尚在瀏河古鎮水帶橋西側岸邊垂釣,突然發現一百多米遠的地方有一名女孩正在水中不斷掙扎。劉付尚意識到情況危急,立刻往女孩落水的地點跑去并大聲呼喊。劉付尚來到時,小女孩整個人幾乎沉入水中,只能看見她的頭發漂浮在水面上。情急之下,他趕忙沖下臺階跳入水中,全力向小女孩游去并抓住了她,帶著她游回岸邊。岸邊的居民也紛紛伸出援手,幫助兩人上岸。被救的小女孩上岸后逐漸恢復了意識,成功脫險。
單進鋒 敬業奉獻好人
●堅守消防事業21年的“最美搶險救災先鋒”
單進鋒,男,漢族,1982年10月生,中共黨員,太倉市城西政府專職消防救援站站長。自2000年加入消防救援隊伍以來,他始終牢記習總書記“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訓詞精神,甘于奉獻、刻苦訓練、工作嚴謹。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他帶領隊員連續15天開展安保工作,被授予個人三等功一次。2016年,鹽城遭遇罕見強冰雹和龍卷風雙重災害,他更是沖鋒在前,順利完成各項增援任務,獲得個人三等功。2021年7月23日,接到支隊馳援河南指令,單進鋒主動請纓,帶領7名隊員在河南開展救人排澇11天,救助被困群眾35人,排除積水369920立方米,被江蘇省消防總隊評為“最美搶險救災先鋒”。
徐海東 見義勇為好人
●跳進冰冷河水施救的熱血青年
徐海東,男,1986年生,鹽城市射陽縣人,蘇州德標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在部隊服役期間,他兩次被評為“優秀士兵”。2021年1月11日晚上10時許,徐海東加班之后正在板橋一家飯店吃飯。這時,外面突然傳來了呼救聲,原來是一名男青年掉進了河里。當天氣溫零下4攝氏度左右,十分寒冷。聽到呼救聲的徐海東迅速跑到出事地點,沒有任何猶豫,直接跳入水中救人。河水冰冷刺骨,加上落水青年身材高大,徐海東連續嗆了幾口水,他調整好狀態后,奮力將落水青年救上岸。
楊燕萍 孝老愛親好人
●以殘疾之身照顧癱瘓父親11年的孝順女兒
楊燕萍,女,1973年4月生,沙溪鎮直塘社區居民。楊燕萍先天下肢發育不良,隨著年齡的增長,行走越來越困難。雖然她自身有殘疾,但是克服重重困難,堅持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11年。2010年,楊燕萍的父親突發腦溢血,導致癱瘓。楊燕萍母親當時已離世,照料父親的擔子只能由楊燕萍挑起。面對困難,楊燕萍沒有一點遲疑,而是選擇勇敢面對、獨立承擔。11年來,她每天給父親喂飯喂水、處理大小便、擦洗身體等,悉心照顧父親。老人的房間收拾得很整潔,沒有一點異味。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對父親的愛,用殘疾的身體書寫了大大的“孝”字。
梅鍵 敬業奉獻好人
●給農業插上科技“翅膀”的草根創業青年
梅鍵,男,1989年11月生,太倉市好么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2017年,他自主創業,建成了一個600平方米的鳥巢智能溫室和75平方米的計算機控制室。依托氣霧栽培技術、傳感器集成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計算機智能化技術,栽培綠色優質蔬果。目前已經掌握了50余個品種的氣霧栽培生產技術,帶動當地農民增收18余萬元。他的項目獲得了太倉市首屆青年鄉村振興創業創新一等獎等榮譽,本人獲評蘇州鄉村青年致富帶頭人。2019年至今,梅鍵一直致力于農業種植、科普宣講等各類志愿服務,累計參與各類志愿服務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