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互聯網在國內不過剛剛起步,那時,還沒有google,沒有百度,沒有淘寶,但是那時已經有了太倉人才網,于是被稱為“全國首個縣級市人才網”。
1995年開始,全國90%的大學畢業生已經不包分配了,當年2月,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就是“畢業生人才市場”,供應屆畢業生和企業進行雙選擇業和招聘。毗鄰上海,位處江南的蘇州,自古以來就是人才濟濟,當時的蘇州人事局,蘇州市人才服務中心便開始研發基于互聯網的求職招聘平臺,到1998年,蘇州人才網上線了,成了當時除了北京、上海、為數不多的擁有地區人才網的城市。整個網站是asp+access寫的,適應屏幕分辨率是800*600,沒有供用戶登錄的后臺系統,可以發布新聞、發布職位、填寫簡歷等。
蘇州人才網上線沒有幾個月,在1998年10月,太倉人才網也上線了,作為蘇州市的縣級市,太倉自然是沿用了蘇州的整個系統,于是,除了網站的標題由“蘇州”變為了“太倉”,別的幾乎是一個模子里出來的。當時太倉地區的網民寥寥無幾,上網都是28k或者56k的貓,奢侈一點的接個ISDN,可以64K,所以,這時的太倉人才網也是個先進而高科技的產物,“全國首個縣級市人才網”便上了新聞,成了太倉的一個不大不小的驕傲。至今,我的移動硬盤里面還保留著這個版本的asp源代碼,以及access的mdb的數據庫。
1998年到2005年,太倉人才網除了把access數據庫換成了SQL Server的以外,網站幾乎變化,而正是在這7年里,谷歌,QQ,百度,淘寶,一個個從無到有了,互聯網上一片繁榮。太倉人才網建站初期每天甚至還會出現0訪問,而到了2005年,每天訪問量已經達到3000左右了,這時,網站的一些功能不足,效率不高的問題便暴露出來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年的全國首個,如今已經難堪其責了。
于是2005年,7月,我開始著手整飭這個“全國首個縣級市人才網”,雖然已經過去10年了,然而當年毅然向領導請命,然后讀源代碼,看數據字典,以及找同事,人事,求職者了解需求,最后找領導要求新的服務器,等等場景還歷歷在目。之后的故事我寫過很多遍了,就像丟了阿毛的瘋了的祥林嫂,只不過她多的是傷心自責,而我更多的是自豪。太倉人才網2005新版,太倉人才網2006版,太倉人才網2007版,太倉人才網奧運版,太倉人才網世博版,太倉人才網陽光版,從工作到興趣,從興趣到責任,從責任到癡迷,最后剩下的唯有視同己出的一往情深。
記得動畫片《漁童》,漁夫幸苦捕魚,只打到一個漁盆,哪知這漁盆是一個寶物,漁盆中畫的一個童子可以活過來,載歌載舞的釣魚,然后就會變出很多珍珠來。2010年的太倉人才網,也是個寶貝,企業會員900個,每個每年收費1200元,網頁招聘200元每個,每天2000份簡歷在網上投出,每日訪問量超過了10萬人次。基于網站的收費總額約占了整個太倉市人才服務中心收費項目的一半。漁盆是寶貝,所以傳教士勾結官府,顛倒黑白,將它占為己有,也有了“這個漁盆是神父老爺的”的經典臺詞。太倉人才網也是個寶貝,于是有了2012年的故事,在這個故事里,我只是個老漁夫,我想要的只是可以讓我繼續每天去下海捕魚,我所堅持的也只是漁盆變出來的珍珠應該屬于大家……
如今,太倉人才網陽光版有了長足的進步,領先的已經不再是時間上的前后了,太倉第一個有手機app,第一個有微信求職平臺,第一個能使用二維碼 “陽光微簡歷”求職應聘的人才網,再從第一到唯一,蘇州唯一一個同時具有網絡經營許可、人力資源中介許、以及軟件著作權的人才網。唯一一個每年舉辦超5000人入場的大型現場招聘會的人才網。2015年,又在太倉南洋廣場建成了太倉地區最大的招聘市場,實現了線上線下相互配合協同服務的全新而完備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至此,太倉人才網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網站了。對公而言,他是面向太倉企業和求職者的人力資源服務的綜合網絡平臺,是太倉人自己的人才網,對私而言,承載了我對過往的思念和緬懷,承載了一個用心做事的人不屈不撓對抗陰霾的決心,承載了為人父母對于自己骨血的無限深情和愛戀。
陽光會更加燦爛的!陽光在我心中,也在你心中,陽光下,我們有著金色的翅膀,豐滿的羽翼掠風而起,穿過重云,追逐夢想,俯瞰過往。并肩飛翔的伙伴們,我們一同去追求光明和理想,讓我們釋放心中的陽光,將點點光亮和絲絲希望匯集成明天的太陽,照亮我們共同的前程!